banner1

您的位置: 首页 > 弱电资讯 > 网络系统 > 三分钟了解利用带宽估算AP四大法则

三分钟了解利用带宽估算AP四大法则

(责任编辑: ) 发布日期: 2019-09-19 20:07:45

在搭建企业级无线覆盖网络的时候,相信大家肯定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考察客户环境之后怎么样才能准确、科学、快速地预判出大概的AP需求量呢?今天就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利用带宽估算无线AP的布放数量。

 

在估算无线AP数量时,需要明确四个要点,分别是网络带宽、吞吐量、AP覆盖距离、接入人数,下面我们分别说下这些要点对无线AP数量的影响。

 

带宽
通常讨论信链路的带宽时,是指链路上每秒所能传送的比特数,强调的是最大能达到的速率。比如百兆以太网的带宽是100Mbps,千兆以太网的带宽是1000Mbps。 
 

吞吐量

吞吐量和带宽是很容易搞混的一个词。当讨论通信链路的带宽时,一般是指链路上每秒所能传送的比特数,它取决于链路时钟速率和信道编码在计算机网络中又称为线速,也就可以说百兆以太网的带宽是100Mbps。


但是需要区分链路上的可用带宽(带宽)与实际链路中每秒所能传送的比特数(吞吐量)。通常更倾向于用“吞吐量”一词来表示一个网络的性能表现。因为现实受各种低效率因素的影响(比如通信双发的网卡设备、链路状态等),所以由一段带宽为100Mbps的链路连接的一对节点可能只达到50Mbps的吞吐量。这样就意味着,一个主机上的应用只能够以50Mbps的速度向另外的一个主机发送数据。简单的理解,带宽强调的是最大能达到的速度,而吞吐量强调的是实际情况下的速度。

 

覆盖范围

在非高密区域的场景,考虑AP个数可以根据实际场景的面积以及推荐覆盖范围,大概确定AP个数 (一些情况下也可以算最大覆盖距离,同时可以根据功率适当的调整来调整覆盖范围)。

接入人数

在高密区域的场景,还需要考虑接入人数,不同型号的AP在不同场景下的推荐接入人数不同,以及分析用户接入主要是笔记本还是手机终端,通过并发接入用户数来调整确定AP数量。

 

 

带宽计算
很多同事在做项目的时候经常都会被客户问到我们这个场景这个方案部署了这么多的AP,我们的带宽支不支持,如果不支持的话那用户的网速是不是变成了龟速,或者是部署的AP需要多大的出口带宽。

这个都是可以根据AP数量+最大并发用户数+每个用户分配的带宽,从而得到出口带宽,WLAN容量带宽=最大并发用户数×每用户带宽;

最大并发用户数可以根据覆盖场景的人数进行50%~70%估计 ;

为了让每个无线终端有足够的带宽可利用,一般建议一个AP接入20~30个无线(可以根据上述表述的推荐接入数量) ;

AP数量=最大并发用户数÷30(单AP容纳用户数);
每个用户分配的带宽 一般我们可以自行设置一个中间值,进行计算估计,如100kbps
常见单位换算:1TB=1024GB  1G=1024MB 1MB=1024KB 1KB=1024B  1字节=8比特

 

例:某高校在校用户人数为30000人,笔记本用户15000人,并发比例按50%-70%计算,每用户带宽为512Kbps,求大概WLAN容量和AP数量。


解答:

并发接入人数15000乘(50%~~70%)=7500~~10500人
AP数量=最大并发用户数÷30(单AP容纳用户数)
=(7500~10500)÷30
=205~350个

WLAN容量要求=7500(10500)×0.512=3840(5376)M

 

实际上网应用带宽计算
很多同事在做项目演示的时候都会直观的通过设备连接Wi-Fi测试速度,不过通过下载的速度我们也可以简单的估计对应应用的理论宽带速率。
 

在实际上网应用中,下载软件时常常看到诸如下载速度显示为128KB(KB/s),103KB/s等等宽带速率大小字样,因为ISP提供的线路带宽使用的 单位是比特,而一般下载软件显示的是字节(1字节=8比特),所以要通过换算,才能得实际值。然而我们可以按照换算公式换算一下:128KB/s=128×8(Kb/s)=1024Kb/s=1Mb/s即:128KB/s=1Mb/s。
 

理论上:2M(即2Mb/s)宽带理论速率是:256KB/s(即2048Kb/s),实际速率大约为80--200kB/s;(其原因是受用户计算机性 能、网络设备质量、资源使用情况、网络高峰期、网站服务能力、线路衰耗,信号衰减等多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4M(即4Mb/s)的宽带理论速率是: 512KB/s,实际速率大约为200---440kB/s。

 

  • 上一篇: 无线AP认证系统-小区无线覆盖   下一篇: 最节能的11N标准无线路由器
  • 微信二维码

    技术支持 : 13828466009

    联系我们